蘭州已建成20個智慧安防小區示范點
來源:中國安防行業網
蘭州,位于中國陸域版圖幾何中心,在大西北“座中四聯”,總面積1.31萬平方公里,實有人口415萬,36個民族聚居。為了構建符合這座城市的社會治安防控體系,蘭州公安“大膽的假設,小心的求證”,不斷創新、突破,推動轉型、升級。
2019年,公安部部署加快立體化、信息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后,蘭州公安遵循省公安廳“1351”總體思路和“3432”建設要求,明確提出指揮導控、圈層查控、單元防控、要素管控、基礎掌控、部門聯控的“六控一體化”創建思路,納入平安蘭州建設,在市域社會治理的框架內強力推進。
蘭州公安堅持領導主責、專班主推、部門主抓、全警主戰,科學劃分87個巡控區,優化社會面“5+1”巡控模式,建立1270人的應急處突隊伍,以警務站為“支點”,組織18支PTU作戰隊、14支“金城快騎”武裝巡控、動中備勤,輔之以警用直升機空中巡航、巡邏艇水上巡防,資之以大數據、智慧云應用,初步實現了立體化防控、信息化支撐、智能化感知。特別是智慧檢查站、智慧安防小區建設,接地氣、有效果,可“圈”可“點”。
“圈”,依托環蘭檢查站,形成圈層查控
根據道路改(擴)建實際,及時調整,重新布建“7站+11崗+46點”,構建“治安防控識別圈”、提升城市“圍閉度”。
“點”,建設智慧安防小區,實現單元防控
堅持政府引導、警企聯創、分級布建、市場化運行,區分封閉式、開放式和老舊小區改造、新建小區,突出小區出入口、主要通道、單元門口等重點部位,布建視頻監控、人臉識別、車輛識別、智能門禁等系統。先后與三大通信運營商、10多家知名企業簽訂戰略合作協議。截止目前,全市建成20個智慧安防小區示范點。
智慧安防小區建設,目前具備“四大功能”:
一是信息采集智能化。物業公司采集的小區人口數據,可通過互聯網邊界匯聚到公安端智慧安防小區管控系統;門禁系統產生的異常訪客進出記錄,可幫助社區民警核實更新“一標三實”數據,“汗水警務”正向“智慧警務”邁進。
二是人口管理精準化。借助移動警務終端的強大功能,社區民警就可以精準開展常住人口服務、流動人口管理、重點人員管控等基礎工作,實現“服務好99%的好人,精準管控1%的壞人”。七里河區瑞興園智慧安防小區建成以來,小區警情同比下降43%,刑事、治安案件“零發生”。
三是服務群眾精細化。社區民警聯合社區干部、小區物業,通過智慧小區管控平臺,精準推送電信詐騙防范、消防知識和疫情防控等信息,提供孤老弱幼救助、水電繳費報修等內容,做到精致服務。
四是社會效應多元化。采取不同模式,分級布建,對新建、在建小區,靠實地產商責任,納入項目竣工驗收硬性標準;對建成小區,與物業公司評級定檔掛鉤;對“三不管”樓院,采取“政府承擔一部分,市場化運作一部分”的模式。企業通過廣告投放、居民業務擴展、提供個性化有償服務等方式從中獲益,推動公安管理更精準、物業服務更有效、小區群眾得實惠,達到良性互動、實現多方共贏。
這個“點”,還關聯輻射智慧內保建設。全面落實校園安全、寄遞物流業“3個100%”的要求,推動單位內部安全保衛,單元防控的整體合力不斷強化。
狠抓龍頭警務
強力推動合成作戰指揮中心實體化運行,建立情報研判、指揮調度、基礎工作聯動體系,形成“合成搭臺、警種唱戲”的聯勤作戰指揮平臺。完善街面快速反應機制,將17個反恐應急處突點改造為街面警務站,具備指揮調度、視頻查控、快速反應、服務群眾等功能。打造“雪亮云眼”品牌,實現全域覆蓋、全網共享、全時可用、全程可控。
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的成效日益凸顯,直接反哺到包括疫情防控內的整個公安工作中。全市刑事警情、刑事發案、“兩搶一盜”案件持續下降,社會治安持續向好。
標準化城市創建是目標,服務現實斗爭是目的。蘭州公安將堅決貫徹省廳黨委部署要求,提高政治站位、強化省會定位、爭當“五個排頭”、勇創“五個一流”,全力推進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,為打造平安蘭州、提升城市品質貢獻更多的公安力量。
廣州光橋通信設備有限公司專業研發、生產通信設備。生產的主要設備有:工業交換機,工業以太網交換機、工業PoE交換機,光纖收發器,光纖交換機,多電口收發器,電話光端機,視頻光端機,協議轉換器(網橋),PCM復用設備,PDH光端機,E1倒換設備,串口光端機,SFP光模塊等。聯系電話:400-8866-640 020-82319301 82319302,質量第一,價格優惠。